第二部分(25题,25分钟)
说明:第56-80题,每篇文章后都有若干个问题,每个问题都有四个选项,请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选出最恰当的答案,在答卷的字母上画一横道。 |
56—58
天竺山森林公园全长7.5公里的临湖木栈道,上月底全部完工。
选择木栈道而不是其他路面,最重要的是栈道底下的原有森林植被、土壤都能保存得较好,基本不受破坏;其次,木栈道更人性化,人在上面行走时,足底的感觉更舒适一些;再次,木栈道更为自然,更能与周边的大自然融为一体。
木栈道共采用了4种木材。栏杆是南方松,龙骨是铁杉,面层则采用了杉木与俄罗斯樟子松。其中,南方松最贵,再依次是樟子松、铁杉、杉木。因为面层用量最大,所以采用最为普通的杉木。杉木柔韧性好,人行走时足部感觉舒适,但因其易开裂,所以在太阳易晒到的地方采用相对不易开裂的樟子松。南方松因其材质结实、密实度较好、比较牢固,用来做栏杆安全性高,也因用量少而相对节省。
木栈道均采取了国际上室外木头防腐的新标准处理,能防蚁、防潮、防火,而且l5年内木头基本不腐烂。而通常刷油漆的作法,一则每年都要刷,工程量太大,防腐效果也不理想;另外,从保持木头的本色、与周边大自然融为一体来看,刷油漆的效果也差许多。
56.选择木栈道的主要原因是:
A 美观
B 比较环保
C 足感较好
D 成本较低
57.根据上文,樟子松与杉木相近的特点是:
A 很贵
B 不易晒裂
C 柔韧性较好
D 密实度较好
58.不使用油漆的主要原因是:
A 施工难度大
B 每年要重新刷
C 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
D 没有防蚁、防潮、防火效果
59—61
雪崩的物理原理是很简单的,山坡上的积雪受到两个力:一个是地球引力,另一个就是积雪内聚力。这两个力之间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拔河比赛,地球引力企图沿山坡方向把积雪往下拉走,而积雪的内聚力却使雪体彼此黏结,停留在山坡上。这场拔河比赛只能在山坡上进行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坡都能进行这种比赛。
坡度不大的山坡,例如坡度不到l5°的山坡,积雪是比较稳定的,引力无法把积雪拉走。而坡度超过50°的山坡,又没有办法形成足够厚的积雪,引力找不到拔河的对手。所以最适合这场比赛的场所是在坡度介于25—45°之间的山坡上。
这场比赛中,当积雪的内聚力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小时,雪崩就容易发生。
积雪的内聚力与积雪的厚度有关。持续不断的降雪使山坡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,就容易发生雪崩。春天气温升高时,积雪表面消融,融水渗到雪层内部,就能降低积雪的内聚力、内摩擦力和抗断强度,特别是融水渗漏到积雪底部时,这水就像滑润剂一样,使雪层很容易滑动。当山坡上的积雪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而变得不稳定时,只要有一点外界因素的变动,雪崩就一触即发,比方说轻微的地震、动物的行走、滚石的触击甚至高声尖叫,在这种时刻都会触发雪崩。
在风力比较充沛的山区,风也能使积雪发生雪崩。在山脊背风的地方,风能够将积雪吹成悬空。就像我们房子的屋檐,我们将其称之为雪檐。一旦雪檐的自身重量超过雪檐的抗断强度,雪檐便自行崩塌,从而引起下面山坡上雪的塌落。
在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地带,每年冬天都会有好几起由岩羊、马鹿等动物触发的雪崩,这些动物沿着积雪山坡寻找食物,有时不幸踩裂雪层而葬身在雪崩之中。
另外,砍伐森林也能使山坡积雪的稳定性减弱。森林和灌木,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,因此,应该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林木。在雪崩频繁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,地方法律上就明文规定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树木。
59.下列哪项不会影响积雪的内聚力?
A 风的强度
B 山的高度
C 积雪的厚度
D 气温的高低
60.为避免雪崩,人类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是:
A 降低山坡坡度
B 增加人工降雨
C 禁止破坏植被
D 扩大种植面积
61.根据上文,下列哪项正确?
A 风力最易引起雪崩
B 天山每年都发生雪崩
C 雪崩一般由动物造成
D 积雪融化时不易发生雪崩
62—65
《梦溪笔谈》的作者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沈括。父亲一向在外地做官,沈括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,到各地旅游。壮丽的山水,广阔的田野,一幅又一幅地在他的眼前展开,引起了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。
《梦溪笔谈》一书,是他读书和实践的结晶。在实践和读书的过程中,沈括并不迷信书本,而是善于独立思考,并提出自己新的见解。有一年四月的一天,他到深山去游玩,看到桃花开得正盛,可是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了。他联想到唐朝诗人自居易写的两句诗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,觉得写得恰如其分。可是,深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比较晚呢? 他反复思考,终于弄清了地势、气温与开花的时间有关系。山里地势较高,气温较低,植物开花比较迟。他得出了科学的结论: “此地气之不同也。”
公元l080年,沈括在陕北看到老百姓收集“石油”,觉得很新鲜。石油慢慢从地底下冒出来,与沙石泉水相混杂。当地人把石油收集到罐子里,用来点灯。这种黑色的油在古书上称作脂水,沈括想:这黑油是从地底下石头缝里冒出来的,就叫“石油”不是很贴切吗?于是将这个名称写进《梦溪笔谈》里。
在《梦溪笔谈》里,他还记载了很多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事迹。有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舁,还有采制山茶的福建农民……在封建社会里,统治阶级写的历史书很少记载劳动人民的事迹,像毕异,别的书都没有讲到,幸亏有了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,世界上才知道他的光辉业绩。
沈括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创造发明,加上自己努力实践,因此有较高的科学成就。关于指南针的实践与记录,表明他已走在当时世界科学水平的前列。他写道,指南针的针尖常常略微偏东。这就是说,他已经发现了地磁偏角的现象。
《梦溪笔谈》是一部巨著,书中记载的许多成就都是当时最先进的,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62.《梦溪笔谈》是一部关于什么的书?
A 民间故事
B 历史资料
C 自然科学
D 旅游见闻
63.沈括认为白居易的诗:
A 描写非常准确
B 语言非常优美
C 表达过于夸张
D 揭示了一定的人生道理
64.下面说法最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:
A 指南针的发明者是沈括
B 石油是沈括最先发现的
C 毕舁的名字首见于《梦溪笔谈》
D 《梦溪笔谈》中有地磁偏角的记载
65.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:
A 沈括一生的经历
B 沈括的发明与创造
C 沈括与《梦溪笔谈》
D 《梦溪笔谈》的价值
66—70
鲁迅先生的字大概是我们这辈人最熟悉的文人书法了。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,笔者那时才七八岁的年纪吧,就清晰地记得有一次父亲从文具店里买回一幅鲁迅书法的印刷品,即著名的“横眉冷对干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。父亲将它挂在墙上,顿时陋室生辉。我那时也识不了几个字,但那幅书法中最后一个“牛”字的竖笔写下来时有一弯曲,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。记得当时还问父亲,父亲解释说,这最后的一弯,就好比是牛的尾巴一样。如今,从文字学的角度看,当时父亲的解释未必正确,但那一问却是笔者认识鲁迅书法的发轫之问。
或许有许多人未将鲁迅归于书法家之列,然只要说起“文人书法”,稍懂一点的都知道,鲁迅是最具代表性的了。鲁迅的字笔力沉稳,自然古雅,结体内敛而不张扬,线条含蓄而有风致,即便是略长篇的书稿尺牍,也照样是首尾一致,形神不散。深厚的学养子不经意间,已洋溢在字里行间了。所以,赏读鲁迅书法,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,书卷气已经拂面而来。就好比盐溶于水,虽有味而无形。
在过去一段时间里,鲁迅书法非常时髦。国内的许多报刊题头,各大文化馆、电影院以及学校等,均喜集鲁迅字体放大制成招牌,一时“鲁迅体”和“郭沫若体”,一样,风靡全国。好在鲁迅书法结体紧密,线条厚实而稳扎,所以放大之后精神宛在,仍无涣散之态。
许多人读鲁迅杂文,见他笔锋犀利,一身傲骨,对怨敌一个都不宽恕,误以为他的性格只是刚烈严肃有余,轻松温情不足。其实恰恰相反,鲁迅倒是一个非常多情而具有幽默感的宽厚长者,如果这种感觉我们在他的杂文中未能体会,那在他的笔墨问却能轻易地看出来。读鲁迅先生的书法,你总能觉得有一种脉脉的温情,沉着隽永,意味深长。这其实和他幽默智慧的文人性情大有关系。
66.第l段画线句子告诉我们,作者对鲁迅书法:
A 没有兴趣
B 不以为然
C 印象深刻
D 开始有了认识
67.鲁迅书法:
A 有书卷气
B 笔力张扬
C 线条简洁
D 刚烈严肃
68.第3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:
A “鲁迅体”名气不大
B “郭沫若体”非常有名
C “鲁迅体”与“郭沫若体”齐名
D “鲁迅体”比“郭沫若体”有名
69.最后一段意在说明:
A 字如其人
B 文如其人
C 字体与性格不同
D 文风与性格无关
70.上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迅的:
A 人格
B 影响
C 作品
D 书法
71-75
在中国北方,曾有一条具有国际意义的古老通道,那就是公元前2世纪初步形成的通向西方的交通路线——丝绸之路。这条漫长通道将古代的中国和西方连接起来,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、文化的交流。然而,当初开辟这条路,既不是出于经济目的,也不是出于文化目的。中国在汉武帝时期,虽然国家强盛,但仍受到北方强大的匈奴族的威胁。所以汉朝十分需要一个军事联盟,而此时,西域的许多小国正处于匈奴人的残暴统治之下,其中受害最深的大月氏国成了汉武帝的联合目标。
此时的西域对汉朝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。尽管汉朝人从东西往来的商人的描述中了解到了西域的一些情况,但也不过是星星点点。就是在这种条件下,一位叫张骞的勇士,作为汉朝联络大月氏的使节,开始了对西域这块未知土地的挑战。从公元前139年开始,张骞先后共两次深入西域地区,都是出于政治目的。从这一点看,这两次出访都是失败的,然而,通过两次出访,张骞却传播了汉朝的情况,展示了汉朝的物产,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,带动了汉朝和西域的往来。特别是第二次出访西域,张骞和他的助手们还带回来西域各国的一批使者。这些使者亲眼目睹了汉朝的繁荣景象,回国后广泛传播。此后,汉朝和西域的交通活跃起来,汉朝和西域各国组织的商队开始了频繁的贸易交往,一条商贸大道开始形成。这条商贸大道并没有停止在西域地区,后来它继续向西延伸,逐渐演变成了中国经由中亚通往南亚、西亚以及欧洲、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。因为大量的中国丝织品通过这条道路运到西方,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路称为“丝绸之路”。
丝绸之路固然是一条商贸大道,但若仅仅把它看做一条商贸大道,就未免太狭隘了。在物质交换进行的同时,文化的交流也在进行着。十几个世纪以来,在丝绸之路上传出去的既有中国的各种物产,也有中国先进的技术;传进来的不仅有西方的土产,还有各种宗教以及西方的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雕塑、杂技艺术。可以说,丝绸之路将中国文化与印度、罗马、波斯文化联系起来,成为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。
71.汉朝出于什么目的出访西域?
A 政治
B 经济
C 文化
D 科学
72.张骞出访西域以前,汉朝人对西域:
A 毫不了解
B 十分向往
C 了解很多
D 了解很少
73.张骞两次去西域:
A 都进行了贸易活动
B 传播了中国的技术
C 看到了西域的繁华
D 都没达到出访目的
74.丝绸之路的命名者是:
A 张骞
B 汉武帝
C 西域使者
D 李希霍芬
75.作者认为丝绸之路是:
A 军事和外交之路
B 政治和经济之路
C 贸易和文化之路
D 宗教和艺术之路
76-80
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,是生命的基础。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味道鲜美、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,称得上是人类的粮仓。但是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,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%一l0%。令人焦虑的是,20世纪70年代以来,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,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。用一句民间的话来说,现在人类把鱼的子孙都吃得差不多了。要使海洋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,鱼鲜产量至少要比现在增加10倍才行。
在自然界中,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。在海洋中,有了海藻就有贝类,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……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一倍多,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,大抵都在近海。这是因为,海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、磷等化合物,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。海洋调查表明,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,硅、磷等含量十分丰富,只是它们浮不到温暖的表面层。因此,只有少数范围不大的海域由于自然力的作用,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,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,鱼群密集,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。
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,他们利用回升流的原理,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,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,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,再用海藻饲养贝类,并用加工后的见类饲养龙虾。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,有关专家乐观地指出,海洋粮仓的潜力是很大的。目前,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,只有0.71吨。而科学试验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.8吨,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.7吨。当然,从科学试验到实际生产将会面临许多困难,其中最主要的是从l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当大的电力。这么庞大的电力从何而来?显然,在当今条件下,这些能源需要量还无法满足。不过,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窍门:他们准备利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表面层和深海的水温差来发电。也就是说,设计的海洋饲养场将和海水温差发电站联合在一起。这样每年可得各类海鲜7.5亿吨。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,不难看出,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,是完全可行的。
76.根据上文,海洋捕鱼量难提高的原因是:
A 目前的捕捞技术落后
B 科学实验影响了鱼鲜的生长
C 环境污染导致鱼鲜产量降低
D 过度捕捞导致鱼鲜品种减少
77.科学家们开发海洋粮仓主要是因为:
A 海洋资源比陆地丰富
B 海洋面积比陆地大l0倍
C 海洋能提供更多的蛋白食物
D 陆地农作物产量不能满足需要
78.科学家们计划如何提高鱼鲜产量?
A 扩大海洋面积
B 人工培植海藻
C 增加渔场数量
D 限制捕捞鱼鲜
79.科学家们的试验表明:
A 海水温差发电已投入使用
B 将来海洋可以成为人类的粮仓
C 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l6.7吨
D 海水饲养用的电力目前可以满足需要
80.根据上文,可以知道:
A 海洋表面层硅、磷丰富
B 世界上的渔场都在近海
C 科学家在陆地上培植海藻
D 科学试验在光照强的海区进行
阅读理解答案
第一部分
41 铜
42 地动仪
43 相风铜鸟
44 高山峡谷
45 费孝通
46 河西走廊
47 氐羌族
48 茂密的树林里(或树林里)
49 9寸
50 鹰鹞(或鹰鹞之类的猛禽)
51 消灭害虫
52 可再生能源
53 风力(或风力发电)
54 成本高
55 生物质能
答案说明
第一部分
题号 |
答案 |
说明 |
41 |
铜 |
第3段第2行提到“浑天仪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空心铜球”,这说明浑天仪是由铜制成的。 |
42 |
地动仪 |
第5段最后1句提到张衡“发明并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——地动仪”。 |
43 |
相风铜鸟 |
最后l段第l行提到候风仪“又叫相风铜鸟”。 |
44 |
高山峡谷 |
第1段第4行提到“这里(指横断山脉地区)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”。 |
45 |
费孝通 |
第2到最后1句提到“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了一个民族学概念的命名——。藏彝走廊”。 |
46 |
河西走廊 |
第3段中提到“在中国可称为民族走廊的有两处:一处是西北的河西走廊,另一处就是西南横断山脉的藏彝走廊”。 |
47 |
氐羌族 |
第4段提到“古代氐羌族自北向南迁徙,与这一区域藏缅语系各民族间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”。由此可以推知,曾沿藏彝民族走廊自北向南迁徙的是氐羌族。 |
48 |
茂密的树林里(或树林里) |
第l段提到布谷鸟和杜鹃“一般生活在茂密的树林里”。 |
49 |
9寸 |
第3段最后1句介绍说“布谷比杜鹃大一些,前者身长约一尺,后者约9寸”,由此可知杜鹃的身体长度大概是9寸。 |
50 |
鹰鹞(或鹰鹞之类的猛禽) |
第6段最后3行中提到因为布谷和杜鹃在身体和颜色上“都很像鹰鹞之类的猛禽”,它们突然飞来的时候,“黄莺之类的小鸟往往误以为它们是鹰鹞”。 |
51 |
消灭害虫 |
最后l段中提到布谷和杜鹃“是消灭害虫的能手,对人类有很大的功劳”,其军有些有毒的苇虫官们也能捕来吃掉。 |
52 |
可再生能源 |
第1段第2—3行提到“可再生能源在人类能源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”。 |
53 |
风力(或风力发电) |
第3段第1-2行介绍说风力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“技术最成熟、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”。 |
54 |
成本高 |
第4段第5-6行介绍说“成本高是太阳能电池发展的瓶颈”。“瓶颈”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。所以说,太阳能电池发展遇到的阻力是成本高。 |
55 |
生物质能 |
第5段第6行提到生物质能“缺点是热值及热效率低”。 |
阅读理解第二部分答案
56—60 BCBBC
61—65 BCACC
66—70 DACAD
71—75 ADDDC
76—80 DCBBD
答案说明
第二部分
说明 |
答案 |
说明 |
56 |
B |
第2段第l行提到“选择木栈道而不是其他路面,最重要的是栈道底下的原有森林植被、土壤都能保存得较好”,也就是说选择木栈道的主要原因是比较环保。 |
57 |
C |
第3段第3行提到“杉木柔韧性好……但因其容易开裂,所以在太阳易晒到的地方采用相对不易开裂的樟子松”。杉木容易开裂,所以B项不正确。第3段还提到“南方松最贵”,杉木是最便宜的,南方松是密实度最大的,所以A项和D项都不正确。 |
58 |
B |
第4段第2行提到刷油漆的作法“每年都要刷,工程量太大”,所以B项是正确的。其他3项文中没有提到。 |
59 |
B |
第4段第l行提到“积雪的内聚力与积雪的厚度有关”,第2行提到“春天气温升高时,积雪表面消融,融水渗到雪层内部,就能降低积雪的内聚力”。第5殷第l行提到“风也能傅积雪发牛雪崩”。所以只有B项文中没有提到。 |
60 |
C |
最后l段的第1-2行提到“森林和灌木,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,因此,应该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林木”,也就是说禁止破坏植被可以减小发生雪崩的可能性。 |
61 |
B |
第6段第l行提到“在天山西部……每年冬天都会有好几起由岩羊、马鹿等动物触发的雪崩”,由此可以推知天山每年都发生雪崩。 |
62 |
C |
根据文中介绍的《梦溪笔谈》的内容,以及文章最后1句说该书“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”,可以推知C项是正确的。 |
63 |
A |
第2段笫3~4行提到沈括觉得白居易那两句诗写得“恰如其分”,也就是说沈括觉得自居易的诗描写非常准确。 |
64 |
C |
第4段最后两行提到毕舁这个名字“别的书都没有讲到”,所以说“毕舁的名字首见于《梦溪笔谈》”的说法是正确的。 |
65 |
C |
文章主要介绍了沈括的一些经历和《梦溪笔谈》的内容,所以C项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。 |
66 |
D |
画线的句子中“笔者”是作者的自称,“发轫”是比喻新情况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。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通过提那个问题对鲁迅书法开始有了认识。 |
67 |
A |
第2段第4行提到“赏读鲁迅书法,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,书卷气已经拂面而来”,由此可知鲁迅书法是带有书卷气的。 |
68 |
C |
画线的句子中“风靡”是形容事物很流行。因为“‘鲁迅体’和‘郭沫若体’一样,风靡全国”,这说明二者都很流行,都很有名。C项中“齐名”意思是有同样的名望。 |
69 |
A |
最后l段的最后两句提到“读鲁迅先生的书法,你总能觉得有一种脉脉的温情,沉着隽永,意味深长。这其实和他幽默智慧的文人性情大有关系”。这段话说明“字如其人”。 |
70 |
D |
文章主要在谈鲁迅先生的书法。 |
71 |
A |
第2段第3—4行提到“张骞先后共两次深入西域地区,都是出于政治目的”。 |
72 |
D |
第2段第l-2行提到“此时(张骞出使前)的西域对汉朝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……”,由此可知当时汉朝人对西域了解很少。 |
73 |
D |
第2段第4行提到“这两次出访都是失败的”。可见,他两次都没达到出访目的。 |
74 |
D |
篇2段最后1句中提到“德国科学家李希霍芬把玟条路称为丝绸之路。” |
75 |
C |
最后l段第l行提到“若仅仅把它看作一条商贸大道,就未免太狭隘了。在物质交换进行的同时,文化的交流也在进行着。”也就是说丝绸之路既是贸易之路,又是文化之路。 |
76 |
D |
第1段第3-4行提到“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……现在人类把鱼的子孙都吃得著不多了”。这句话的意恩是说人们过度捕捞导致囱的数量和品种减少。 |
77 |
C |
第3段第4—5行提到“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,只有0.71吨。而科学实验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.8吨”。也就是说海洋能提供更多的蛋白食物。 |
78 |
B |
第3段第1-3行提到海洋学家们在光照强烈的海区“培植海藻,再用海藻饲养贝类,并用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”。由于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,所以科学家们计划通过人工培植海藻的办法提高自鲜产量。 |
79 |
B |
第3段第3行介绍说海洋学家们的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,文章最后l句又提到“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,是完全可行的”,所以说科学家们的试验表明将来海洋可以成为人类的粮仓。 |
80 |
D |
第3段第l行提到海洋学家的科学试验是在“光照强烈的海区”进行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