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说明:第91—100题,每段文字中有3—5个空格,请根据语境要求,在四个选项中,选出一组最恰当的答案,在答卷的字母上画一横道。 | 
 
91.毕业生就业实习制度是______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实质性措施,可
以________社会就业压力,同时又为就业提供急需的实际工作________,一举数得。 
A  面向 解决 过程 
B  面对 摆脱 经过 
C  针对 缓解 经验 
D  应对 减缓 经历 
92.整整一夜,冬季的北风从街道上________而过,窗户被风一次次地推搡着,玻
璃、木质窗框_______撞击着,对于失眠的杨泊来说,这种________的噪音听起来令
人绝望。 
A  呼啸 剧烈 刺耳 
B  一闪 持续 可怕 
C  一扫 猛烈 凄惨 
D  呼叫 陆续 讨厌 
93.如果你在下午两点感到______,那就暂时_______工作,出去散一会儿步,这可
以恢复你的精力,并可使你在下午的剩余时问里保持________的精力。
A  头昏脑涨 中断 充分 
B  眼花缭乱 中止 强盛 
C  昏昏欲睡 停止 旺盛 
D  筋疲力尽 抛弃 充满 
94.季节这个词是______乡村的。城市也有季节,但要______得多,无非是刮风下
雨,冷暖变化。而乡村的季节色彩分明,一片树林,一块田野,一缕阳光,________
是季节的标签,一眼就能_______出来。
A  来自 乏味 遍地 鉴定 
B  属于 单调 到处 辨认 
C  源于 简单 零星 分析 
D  面临 无聊 散落 识别 
95.蜂蜜被誉为“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”,具有延年益寿的______。由于蜂蜜
营养全面而_____,长期食用可使皮肤白嫩光滑,_________皮肤干裂。同时,还可以
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______,从而使面容红润有光泽。
A  作用 繁多 预防 比率 
B  影响 众多 妨碍 容量 
C  效果 充足 阻碍 比例 
D  功能 丰富 防止 含量 
96.在一个市场经济占________地位的社会里,收入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______。
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,收入水平的差距都可以用来——整个社会的平等性,因为它是
一种最________的指标。 
A  支配 象征 考察 间接 
B  统治 标记 分析 直接 
C  主导 标志 衡量 直观 
D  控制 代表 评价 客观 
97.孙燕不停地看表,她的_____由生气转为担忧,接着更加生气,最后_____不知道
该怎么办好。就在她茫然无措、_______快要哭了的时候,潘林推着白行车的身影在
______的街头出现了。
A  态度 居然 似乎 阴暗 
B  心情 简直 几乎 昏暗 
C  情绪 干脆 差点儿 昏黄 
D  神情 竟然 差不多 灰暗 
98.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是古人______初雪的句子。实际上石头村
的梨树往往_______春天,在冬天的最后一个月里就开花了。一树树的梨花,______
真的是一片片雪花和一朵朵白云,停在院子的上空,花瓣像零星的小雨,_______地
飘落。 
 
A  形容 等不及 仿佛 不时 
B  描写 等不来 好像 一时 
C  赞美 等不了 如同 时时 
D  欣赏 等不到 好似 时而 
99.今天,_______到了新生正式报到的日子。早上七点半,工作人员便早早来到了
接待________,他们准备好了三轮车、横幅、宣传板,在学校指定的位置摆______了
东西。一会儿,新生_______地来了,工作人员们也——忙碌了起来。 
A   刚好 场地 上 三三两两 缓缓 
B   恰巧 场所 满 断断续续 慢慢 
C   总算 当场 出 接二连三 匆匆 
D   终于 现场 好 陆陆续续 渐渐 
100.尽管______前曾与黄老在电话里约过,______请求他不必亲自上门,等我们抵
达后_______ 去他住的地方拜访他。可他还是来了,他说是怕我们进门时门卫会阻
拦。面前的黄老完全 是一副——的武汉人的打扮,其实,他却是______的广东人。
  
A  光临 一再 马上 标准 土生土长 
B  临行 再三 立即 典型 地地道道 
C  出发 再次 随即 特色 完完全全 
D  到达 一直 尽快 鲜明 原汁原味 
答案:
91—95 CACBD     96—100 CBADB
答题说明:
| 题 号    | 答 案     |  说明 | 
|  91   |  C | A项中“面向”与“就业问题”搭配不当,“面向”的宾语常是人或组织、机构等。“解决”意思是处理问题使有结果,宾语不能是“压力”。“过程”在 这里也不恰当,因为根据上下文,对毕业生来说“就业”“急需的”应该是“工作经验”,而不是工作“过程”,同样,B项中“经过”也不正确。D项“减 缓”的宾语一般是“速度”等,不能是“压力”。  | 
|  92 |  A | B项“一闪”可以说“一闪而过”,但表示很快就消失了,不见了,比如指“流 星”等。C项“一扫”,常说“一扫而空”,比喻彻底清除。没有“一扫而过” 的说法。“凄惨”指凄凉悲惨,“噪音”一般不能用它修饰。D项“呼叫”意 思是呼喊,没有“呼叫而过”的说法。  | 
|  93 |  C | A项“充分”意思是足够,如:充分的理由、充分的证据等,它不能修饰“精力”。B项中“眼花缭乱”用在此处意思不恰当,因为它是指看着多而复杂的东西感到迷乱,也比喻事物复杂,无法辨清。D项中“充满”是动词,不作“精力”的定语。  | 
|  94 |  B | A项中“鉴定”不能用在这里,因为它指的是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、优劣等。 C项中“零星”意思是零碎、零散,根据上下文,这里应该强调乡村“季节的 标签”很多,而“零星”是形容少。D项中“散落”是动词,意思是分散地往下落,不集中。该句中已经有动词“是”,这里不需要再用动词了。  | 
|  95 |  D | A项中“繁多”不能描述“营养”。B项“影响”不恰当,因为“延年益寿”是蜂蜜的“作用”,不是“影响”。“众多”常描述数量等,不能描述“营养”。“妨碍”和C项中的“阻碍”意思都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,所以宾语常是我们希望出现的事, “皮肤干裂”显然不是。  | 
|  96 |  C | A项中“象征”是指用来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物,B项中“标记”指记号,D项中“代表”可以指体现、反映。文中的“收入”是“划分社会阶层”的依据或者说“标志”,而不能说是“象征”“标记”和“代表”。D项中“控制”不可以修饰“地位”。  | 
|  97 |  B | A项中“阴暗”意思是黑暗、昏暗,也比喻懊丧、消沉或者不可告人,如:阴暗心理、阴暗的角落,它一般不修饰“街头”。C项中“干脆”意思是爽快、索性,后边通常是一种具体做法,而不能是“不知道该怎么办好”。“差点儿”不修饰“陕要……了”。D项中“神情”意思是表情,下文中的“生气”和“担忧”是“心情”,不是“神情”。 
 | 
|  98 |  A | B项中“一时”是副词,常表示暂时、一会儿,作状语时不用“地”。C项中 “如同”跟D项中的“好似”一样,后边一般直接带宾语,正确的说法是“如同一片片雪花和一朵朵白云”。D项“欣赏”正确的用法是“……是古人欣赏初雪时所写的句子”。“时而”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,作状语时不用“地”。  | 
|  99 |  D | A项中“缓缓”形容动作慢,如:缓缓地走来、缓缓地流着,它不能修饰“忙 碌”。B项中“断断续续”意思是时断时续地接连下去,它修饰的动词一般是 持续性的,如:断断续续地说,它不能修饰动“来”。C项中“当场”常作 状语修饰动词,而这里需要的是一个表示地点的名词。 
 | 
|  100 |  B | A项中“光临”是敬辞,指宾客来到,不能用来说自己。C项中“随即”是副词,表示情况跟着很快发生,通常是指已发生的情况,而不用于表示将来。D项中“鲜明”指颜色明亮或分明而确定,常作谓语,如:色彩鲜明、特点鲜明、态度鲜明等。“原汁原味”形容事物未经变化和修改、地道,它不能修饰人。 
 | 
 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三部分
 
| 说明:第l01—1 10题,每题都有四个语句,请按最恰当的顺序将其排列,然后在答卷上按排定的顺序写下四个字母。例如: 105.A  往往就是思想丰富多彩的反映
 
 B  一个思想僵化、粗枝大叶的人
 
 C  可见语言的丰富多彩
 
 D  很难写出生动活泼、严谨周密的文章来
 
 105 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 D C A,请在答卷上找到号码l05,在105后面的横线上按顺序写上B D C A。
 105
 
 [A]
 
 [B]   B   D   C   A
 
 
 | 
101.
A  我很难想象世上竞有黄蜂大小的鸟 
B  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
C  然而,早在l7世纪中叶,人们就发现了这种鸟 
D  它就是世界上最小的鸟——蜂鸟 
102.
A  不易为人类所察觉罢了 
B  人们常说:“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” 
C  只不过,草木表现感情的方式特殊而神奇 
D  实际上草木也有知觉,也有丰富的感情 
103.
A 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个镂空窗扇 
B  窗扇后是一抹小白墙,上面挂着一幅画,自然是名家手迹 
C  屏风下是两个漆了红色的矮凳 
D  转过白墙,右手边是一个小小的衣帽间,门口立着四扇木屏风 
104.
A  但对于频频发生的沙尘暴,却并不陌生 
B  居住在城市的人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 
C  其实,沙尘暴的发生,正是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造成的 
D  提起土地沙化和荒漠化 
105.
A  每年的换毛季节,一缕缕的羚羊绒从藏羚羊身上脱落下来 
B  当地人历尽艰辛把它们收集起来 
C  在藏北高原,生活着一种名叫藏羚羊的野生动物 
D  编织成华贵的披肩“沙图什” 
106.
A  我们在试图去了解一段历史的时候 
B  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 
C  他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又绝不容我们忽视 
D  需要去寻觅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们 
107.
A  并非仅仅为了适应这些理论并与之对话 
B  并利用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促进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
C  中国电视文化在涉及到后现代主义时 
D  而是要对当前的中国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演进做出恰当的分析 
108.
A   她通过与众多企业精英的对话发掘其背后如何成功的故事 
B  自2001年《财富中国》这个栏目开办以来 
C  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财富创造者的形象 
D  李女士是一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电视人 
109.
A  一方面,以娱乐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
B  与此同时,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
C  90年代中国的商品大潮汹涌而起,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
D  一方面,一部分“曲高和寡”的高雅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
110.
A   因其花大色艳,独傲群芳,令天下文人无不喜爱 
B  牡丹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 
C  有的还一直流传至今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牡丹文化 
D  并由此引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
答案:
101 BACD  l06 ADBC 
102 BDCA  l07 CADB 
103 ABDC  l08 DBAC 
104 DBAC  l09 CBAD 
105 CABD  ll0 BADC 
答题说明:
| 题号 | 答案 | 说明 | 
| 101 | BACD |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世界上最小的鸟——蜂鸟。 | 
| 102 | BDCA | 这段文字主要谈草木也能表现感情。 | 
| 103 | ABDC | 这段文字介绍了一个房间的布局。 | 
| 104 | DBAC | 这段文字谈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离我们并不遥远。 | 
| 105 | CABD | 这段文字介绍了藏羚羊及用羚羊绒织成的“沙图什”。 | 
| 106 | ADBC | 这段文字谈的是人与其所处历史时期的关系。 | 
| 107 | CADB | 这段文字谈的是中国电视文化应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。 | 
| 108 | DBAC | 这段文字介绍了李女士和她的《财富中国》栏目 | 
| 109 | CBAD | 这段文字介绍了90年代中国的商品大潮对文化领域的影响。 | 
| 110 | BADC | 这段文字主要谈了中国文人对牡丹的喜爱及牡丹文化的形成。 | 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四部分 
| 说明:第lll—120题,每段文字中都有若干个空格,空格中标有题目序号,请根据文字内容,在答卷的空格中填上最恰当的汉字。每个空格只填一字。 
 | 
111-112
    水是生命之源,人的健康离不开水。选择合适的_111___料,在适当的时候喝水,不仅可以解渴,还能降_ 112__某些疾病的发病率。 
113—114 
   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,父母最好替他们报名参加一些课外活动,以引起他们的兴趣。他们需要某种活动的刺激,这种活动能让他们真正感觉良好,让他们的_113_____能得到发挥,而这 并不需要什么高分来__114___明。 
115—120 
   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,计算机应用已十分广__115__,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 机。调查__116___示,如果孕妇在__117___孕期间使用电脑,其下一代出现听力__118____碍的危险性就会增加84倍,电脑辐射已经成为导__119___婴儿听力残疾的最重要因素。专家建议,孕妇应该尽量___120____免长时间使用电脑。 
答案:
111—115 饮一低一才一证一泛
116—120 显一怀一障一致一避
答题说明:
| 题号 | 答  案      | 说明 | 
| 111 | 饮 | “饮料”是指果汁、汽水、茶等喝的东西。 | 
| 112 | 低 | “降低”意思是使下降,在这罩是指使“发病率”变小。 | 
| 113 | 才 | “才能”是指知识和能力。“发挥”与“才能”是惯用的搭配。 | 
| 114 | 证 | “证明”是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人或事物的真实性。 | 
| 115 | 泛 | “广泛”指涉及的面广、范围大;普遍。“应用”常与“广泛”搭配。 | 
| 116 | 显 | “显示”意思是明显地表现。“调查显示……”是固定搭配,常用调查所发现 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之前。 | 
| 117 | 怀 | “怀孕”是指妇女或动物体内有了幼体。 | 
| 118 | 障 | “障碍”县指阻档前进的东西。这罩“听力障碍”是指听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。 | 
| 119 | 致 | “导致”意思是引起。它的宾语常是一种结果或变化。 | 
| 120 | 避 | “避免”意思是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,防止。 |